红星资本局10月24日消息 仅仅41天,被外界视为宗馥莉另起炉灶的新品牌——“娃小宗”,便传出了“退场”的消息。
据悉,昨日有娃哈哈品牌经销商称,接到宏胜系业务员通知,明年继续销售“娃哈哈”品牌产品。9月13日曾有消息称,宏胜系公司发布通知,决定从2026年起使用新品牌“娃小宗”。
红星资本局了解到,对于“娃小宗”与“娃哈哈”,经销商立场不同。
宗师傅饮料(杭州)有限公司总裁赵方宸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称,有经销商担心收到的货品为“娃小宗”,因此拒绝向宏胜系支付保证金,这导致今年的宏胜系娃哈哈品牌保证金收取任务远未完成。也有经销商明确表示:“小老板(宗馥莉)怎么说,我们就怎么干。”
在商标权、生产力、渠道网络相互制衡的复杂局面下,“娃小宗”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。
资料图 图源:视觉中国“娃哈哈”还是“娃小宗”
经销商立场不一
“娃哈哈”与“娃小宗”的变幻不定,与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宏胜集团”)分不开。
最初,宏胜集团为娃哈哈品牌的代工厂,2007年由宗馥莉接手管理,后续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覆盖饮料生产、销售全产业链的企业,并拥有多家控股、间接控股公司(以下统称“宏胜系”)。
10月24日,红星资本局采访了赵方宸,他曾在娃哈哈工作18年,还担任过区域市场负责人。值得注意的是,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为宗师傅饮料(杭州)有限公司股东之一,不久前宗泽后还创立了新品牌“娃小智”。
赵方宸认为,“娃小宗”到“娃哈哈”的急速反转,或源于经销商体系的阻力。据其了解,今年宏胜系保证金收取任务远未完成,许多省份只完成10%-20%,而去年则是提前完成。
保证金收取受阻,或源于部分经销商对“娃小宗”的不信任。赵方宸提到,有经销商担心支付保证金后,收到的货是“娃小宗”,因此拒绝打款。为了挽回保证金收取的颓势,宏胜系又放出消息称,明年继续销售娃哈哈品牌产品。
另据第一财经报道,10月23日,有山东经销商称,接到宏胜系业务员通知,要求经销商打款缴纳保证金,明年继续销售“娃哈哈”品牌产品。
但也有经销商对“娃小宗”持支持态度。
10月24日,一位与娃哈哈品牌合作超20年的西南区域某经销商钱先生(化名)向红星资本局表示,有阻力的或许只是体量比较小的经销商,而体量大、跟随娃哈哈品牌时间长的经销商对宏胜公司忠诚度很高。他明确表示:“小老板(宗馥莉)怎么说,我们就怎么干。”
钱先生将当前“娃小宗”品牌风波视为“新老交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”,并表示,一个公司拥有多个品牌和产品线是正常商业行为,只要像他这样合作多年、业务量大的经销商不乱,那公司肯定乱不了。
此前,据21世纪经济报道,9月13日,宏胜系公司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曾发布《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》,表示为维护“娃哈哈”品牌使用的合规性,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,更换使用新品牌“娃小宗”。
对于是否收到代理推广“娃小宗”的通知,钱先生表示没有收到,其所在区域的所有业务一切正常,并未受到任何干扰。此外,还有多家娃哈哈品牌经销商都告诉红星资本局,没有收到售卖“娃小宗”的通知。
10月24日,红星资本局向宏胜集团求证“娃小宗退场”等问题,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。
复杂局面
宗馥莉已回娃哈哈上班
一直以来,“娃小宗”被视为宗馥莉替代“娃哈哈”的新品牌。
红星资本局此前报道,9月12日,宗馥莉向娃哈哈集团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、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。有消息人士透露,宗馥莉此次辞职,是因为商标使用“不合规”,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“娃小宗”。
红星资本局查询天眼查App发现,今年以来,宏胜集团已申请数十个“娃小宗”相关商标,国际分类包括啤酒饮料、食品、方便食品和医药等,部分商标已通过初审,部分商标还在等待实质审查。
之后,娃小宗在微博平台注册账号,账号认证主体为宏胜集团。
截至目前,“娃小宗”微博账号未发布任何内容,但娃哈哈集团与宏胜系的博弈已经暗潮涌动。
据现代快报报道,10月11日,娃哈哈资深经销商称,他们收到了娃哈哈通知,要求不能代理“娃小宗”,否则取消娃哈哈经销资格。紧接着,市场又流传出娃哈哈品牌经销商不愿为“娃小宗”续约打款的说法。
除了“娃小宗”与“娃哈哈”的矛盾,娃哈哈的商标权、生产能力和渠道网络等都面临复杂局面。
目前,宗馥莉仍在正常工作。据界面新闻报道,一位娃哈哈集团内部人士表示,宗馥莉已回来上班,但因此前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,她现在是以宏胜集团总裁的身份行事。
此外,有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,宏胜集团高管严学峰岗位恢复,祝丽丹岗位依然显示“待定”,此前,严学峰职位是“生产中心总监兼讯尔公司总经理”,祝丽丹职位是“管理中心总监兼人力资源部部长”。严学峰、祝丽丹,被外界认为是宗馥莉的“心腹”。
红星新闻记者 强亚铣
责任编辑:刘德宾

微信扫一扫打赏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